据水泥人网了解,4月28日,2021年中国大型水泥领导人圆桌会议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中各企业领导人将围绕“十四五绿色低碳发展 大集团使命责任担当”为主题展开讨论。





来自全国20家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及协会领导出席本次峰会(排序不分先后):海螺水泥副董事长王建超,南方水泥总裁肖家祥,金隅集团副总经理姜长禄,西南水泥总裁姚钦、金隅冀东水泥董事长孔庆辉、华润水泥总裁纪友红、山东山水总裁李会宝、中联水泥总经理孙建成、天瑞水泥董事长丁基峰、葛洲坝水泥董事长付军、北方水泥总裁张传军、亚泰建材总裁翟怀宇、尧柏水泥董事长马维平、祁连山水泥董事长脱利成、中材水泥董事长隋玉民、天山股份董事长赵新军、宁夏建材董事长尹自波、华新水泥副总裁杜平、红狮水泥副总经理郭其正、台泥水泥副总经理葛保罗、亚洲水泥副执行长方履兴。本次峰会由中国建材集团西南水泥公司承办。

2021年中国大型水泥领导人圆桌会议参会领导合影

2021年中国大型水泥领导人圆桌会议会议现场

2021年中国大型水泥领导人圆桌会议会议现场
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认为碳减排是水泥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高会长表示:在2021年全国两会中,中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并正在建立健全相关碳减排机制。
而作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水泥行业,历来都被纳入污染大户。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水泥工业把一座座矿山变成了美丽的城市、宽敞的道路的同时,作为矿石原料和煤炭燃料副产品的二氧化碳也不可避免地被排放出来,引发全球变暖等问题。
面对新时期新阶段的碳减排历史使命,高会长认为“模范生”还是要继续一马当先,勇挑历史使命,牢固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像抓安全生产、节能环保一样将其纳入我们的工作职责,把碳减排作为水泥行业发展的又一条生命线来对待,即便它可能需要一两代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但也必须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把水泥这个伟大的事业推向“全面绿色转型”的灿烂明天。
据高会长介绍:目前,水泥工业的碳减排有三个渠道:
一是市场与产业政策结合减排,即通过错峰停窑、淘汰落后压减过剩产能等手段进行碳减排。
三是技术性减排,即通过改善工艺、加强生产管理、使用替代燃料、余热发电、提高熟料质量以及产品合格率等手段进行碳减排;
近年来,不少水泥企业都在探索这条路径。例如,海螺水泥建设了世界首条万吨级以上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项目,年产5万吨纯度为99.9%以上的工业级和纯度为99.99%以上的食品级二氧化碳,碳捕集效率非常高。
实施碳减排既是重大政策落地,也是一次关键的行业转型,每一次重大政策推出就会蕴含着很多政策红利,每一次重大转型背后就会包含着无数商业机遇。碳减排不仅仅是一项伟大崇高的使命,而且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业绩可持续增长的阳光大道。希望各水泥企业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践行碳减排使命的同时,变“环保压力”为“绿色动力”,抓住新一轮碳减排政策红利,顺势而上,在转型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将企业自身和国家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更高意义的互利双赢,帮助水泥行业实现更高质量的永续发展。
周育先在讲话中指出,C12+3峰会是行业盛会、是大企业领导人交流互动、思想创新的会议,会议规格高、分量重,是水泥行业多年来发展的风向标、助推器、加油站。水泥行业“十四五”绿色低碳发展以及大企业的使命责任担当,是全行业、全社会甚至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重大课题。

王诚在提交的题为《新阶段、新担当、新作为》发言报告中指出,进入“十四五”时期,水泥行业应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工程建设扛起责任和担当,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加快绿色转型、实现低碳发展已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必须形成共识,汇聚力量,努力探寻一条运营成本低、技术成熟可靠、综合效益明显的碳减排路径,全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定不移“走出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水泥人应有的努力。
姜英武代表金隅集团董事长曾劲讲话时指出,落实中央提出的“3060”计划,对水泥行业来说是第三次革命,建议行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具体措施,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三个变量关系,科学统筹并务实有效推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

曹江林在发言中提出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进者。他指出,行业发展应秉持三个理念:一是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二是自律经营、价值经营、竞争有序。三是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同时,他还就行业“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积极推进碳减排,践行新发展理念,二是落实减量发展,深化结构调整;三是倡导自律经营,改善行业生态,实现行业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王建超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泥行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在基础原材料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四五”期间,水泥行业要坚持做好减量发展,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积极努力推动不同区域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并持续做好错峰生产和产能减量置换政策执行工作,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产业机制,有力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更多依赖市场力量,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大企业更要起好带头作用,共建行业生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助力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展现行业担当。

肖家祥建议接下来大企业要继续坚定执行错峰生产、减量置换产业政策,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继续发挥大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行业加快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前进步伐。

张安平通过视频方式提交了发言,他在发言中表示,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我们要以最周全、更有责任感的态度,重新诠释进步,必须重新来考虑被归类为传统产业的水泥行业,最重要的是,水泥业要自己制定每年公平稽合碳足迹的方法,而且各省份的方法必须要一样,至少非常接近。技术进步可以同时解决环境的问题,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水泥产业要带头做起,相信我们可以再次成为全球减碳的楷模与领头羊,继续成为人类文明的基础与后盾。

姜长禄在讲话中指出,产业发展高端化、行业治理现代化应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水泥行业要加速重组整合,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要完善行业治理,推动行业行稳致远。水泥行业正在经历迅疾变革的时代。
与会嘉宾共同就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应用、产业政策完善执行及行业其它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讨,为“十四五”时期水泥行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曹江林与参会企业领导人共同研讨了《2021年C12+3峰会共识意见书》内容,并达成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