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到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常德的亮丽名片一个接一个。发展有温度,幸福有质感,绿水青山里“唱响”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活。
环境之变——
“铁腕治污”生态质量历史性改善
环境之变——
“铁腕治污”生态质量历史性改善
干净整洁的厂区,有条不紊的秩序,空气清新,草木葱茏。这是近日笔者在位于常德高新区的湖南常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
而在投产初期,水泥厂生产过程中粉尘多、噪音大,周边群众怨声载道。近年来,在常德环保部门的督导下,南方水泥集团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和开采区地质保护。安装窑尾大布袋吸尘,给机械设备安上吸音防护罩,常德市环保局还安装了远程监控设备对该水泥厂生产排放的尾气进行检测,保证其排放的气体完全符合环保要求。
这是为还百姓一片碧水蓝天,常德市以千钧之心、铁腕之力,全力以赴打响“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三大绿色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夕阳西下,散步、观光、跳舞,穿紫河畔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条长约17公里的河流,横穿常德市中心城区,30余万居民生活在两岸,风景如画。
“以前也没这么好,水是墨黑的。一到热天,站在家中窗户边都能闻到臭味。”说起穿紫河,出来休闲的龚德益打开了话匣子。他家住在锦晖佳苑小区,距离穿紫河不到200米。因为天天面对“臭水沟”,家里人曾一度商量搬离这里。
是什么留住了他?是什么让昔日刘禹锡诗中的“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美景重现?
一场夏日暴雨过后,穿紫河船码头上一大片茂盛的芦苇旁,进水口正哗啦啦地往芦苇地里灌水,进来的水黑黑的。
常德市海绵办负责人张杰介绍,这些都是雨水和路面污水。这片芦苇就是一个生态滤池,下面填充了天然滤料、松散石块、渗水管、导流管等。泵站将雨污水提上来后,经过蓄留、过滤、渗透后,水变干净了,沿着自然坡度流进了穿紫河。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进污水,排出净水。
就这样,臭水沟变成了风光带,并成为常德的一张“绿色名片”。
常德市的大气“底子”并不好,而且地处湘北,属于大气传输通道城市,2016年曾在全省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垫底。
但常德市委、市政府坚信:“好空气是一天天‘抠’出来的”。
为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常德市大气污染防治实行精细管控,采取了区域分类管控、科学预警预判、定期会商调度、污染源清单、第三方巡查等措施,“以时保日、以日保月、以月保年”。
今年来,空气中的PM_2.5、PM_10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
石门雄黄矿区是亚洲最大的单砷矿,曾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然而,由于千百年来的无序开采和落后工艺,这里又演变成了人人谈砷色变、避而远之的荒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恢复矿区正常生产生活自然环境,常德市以源头治理为关键,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工程;以降低污染物含量和活性为核心,探索形成农田土壤砷污染修复技术体系,成功蹚出一条砷污染综合治理的新路子。
昔日废渣遍地堆存、污水横流、含砷烟尘肆意排放、山体寸草不生的区域,如今已是绿草丛生、满目青翠,变成了宜居家园。为了这片翠绿,这里面不仅倾注了各级领导、各个部门的心血,而且石门县和当地的群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发展之变——
“美丽常德”渐行渐近
盛夏的傍晚,与三两好友漫步洞庭湖西畔,天空蓝若海洋、河湖碧波荡漾、空气清幽舒心,一座具有水乡田园风光的诗画生态园区映入眼帘,一曲绿色发展的美丽华章在这里悄然写就。
近年来,常德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立足当下,喜讯连连。
1月1日至6月12日,城区优良天数138天、优良率84.7%,与去年同期持平,是全省除张家界外唯一同比没有减少的市州,PM_2.5平均浓度43ug/m^3,同比分别下降2.28%;
1月至5月,46个省控及以上考核断面水质总体改善,优良率达到91.3%,其中Ⅰ类4个、Ⅱ类33个、Ⅲ类5个,13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回望往日,成就满满。
“十三五”时期,常德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比例由23.27%提高到了50.2%,圆满完成了省厅要求的50%比例;县域农村生活污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率100%,畜禽养殖禁养区的依法划定和管理工作完成率100%,农村饮用水源达标率100%。
2020年,常德市14家砖瓦轮窑企业全部实现退出,176家“散乱污”企业全面完成整治,32家石煤矿山全部停产。“十三五”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分别削减24.1%、18.3%、11.2%、14.8%、18%。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中联建起、冀东水泥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新金顶建材“砌砖”被评定为“国家绿色设计产品”,金富力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厂”,3家企业被列入第一批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创建名单。
……
数据闪亮耀眼,变化振奋人心。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绘山水画卷,做生态文章,常德大地上,一首绿色交响曲正在铿锵奏响。
目前,常德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的239个治理项目正全力推进,均已达到时间进度要求。其中,纳入省“夏季攻势”考核的20个重点行业VOC_S治理任务、2家涉铊企业综合整治已基本完成。
一个个项目的推进,一件件工作的落实,一点点成绩的取得,一天天形势的好转,体现了常德市重拳出击守护生态环境,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的信心和决心。
大山从荒凉苍茫变为绿意盎然、江河重新成为鱼儿嬉戏的家园、一度灰霾的头顶重现碧空如洗……如今,优美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常德市最亮丽的名片。
白云簇拥,青山环绕,时和景丽。绿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美底色”,生态成为城市的“第一品牌”,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常德,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