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水泥市场“跌声”不断,北边跌完,南边跌,西边跌完,东边跌,全国市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各个区域的龙头企业剑拔弩张,低价水泥横冲直撞。
西藏大跌130元/吨,新建生产线产能低价释放
奇葩,熟料涨价30元,水泥却跌50元
日前,陕西关中地区西安、咸阳部分主流品牌水泥报价再次下调50元/吨,多次累计下调120-140元/吨。同时部分全能水泥厂通知因夏季错峰,熟料库位较低,上调熟料价格30元/吨。
区域经销商表示,上调熟料价格下调水泥价格是部分全能水泥厂惯用的“策略”,目的就是挤压单体粉磨站的利润。
据水泥人网了解,近期,由于高温雨水天气、新工程启动较缓、房地产资金紧缺、库存高位、新增产能释放叠加周边低价水泥冲击,本地市场价格持续下跌。
西藏大跌130元/吨,新建生产线产能低价释放
如果说平原地区水泥价格淡季下跌是正常现象,高原西藏区域的价格下跌130元/吨,就让人有些意外了。
日前西藏拉萨、日喀则、山南地区继6月份大跌90元/吨之后,再次下跌40元/吨,两次累计跌价达到130元/吨。区域经销商表示市场需求不佳,价格持续回落。下调后拉萨、山南地区高标散装市场价格550-555元/吨左右,日喀则地区P.O42.5散装市场价600-605元/吨。
据水泥人网了解,西藏拉萨区域主要经销商日前通知柏树山品牌42.5水泥报价450元/吨,而同区域新建生产线祁连山品牌PO42.5水泥410元/吨出厂。相关市场人士反馈,跌价不仅因为区域内新建产能释放,还因周边省份长期输入大量的水泥、熟料。
苏南地区,卖大票的“当仁不让”
苏南“下江区域”一直以来都是水运水泥的集散地,水泥报价也都“看海螺”,前期七轮连跌,区域内中转库绝大多数不再进货了,都在静观其变。
苏南市场金峰水泥与海螺水泥一直竞争激烈,金峰水泥通常要比海螺低出30-40元/吨,即使是连降七轮之后,金峰水泥仍比海螺水泥低出10元/吨。且因有前期“大票”支撑,金峰水泥七条航道一起发运仍有大量的排队船聚集。虽然金峰、台泥、海螺的PO42.5都是在300~310元/吨出库,但就这10元/差价的背后,又有各自的大招,区域内已经有扛不住的企业“停窑待涨”了。
湖北市场,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湖北位于中部地区,不仅受华南、西南区域低价水泥影响,同时也影响华东和陕西市场。近期有陕西区域企业反馈,湖北华新水泥进入陕西市场到位价与当地持平,但其品质相对当地部分品牌较好,部分对质量有特别要求的商混企业多选择华新水泥。
据水泥人网了解,华新水泥的价格管理相比其他企业更为严格,所有调价信息都需要经总部价格部门审核。也经常因此错过了调价的良机,而处于竞争劣势。但因其品质相对较好,百年品牌“堡垒”市场认可度较高。
云南市场,海螺、西南、红狮、华新、华润等多个品牌聚集
云南市场近两年竞争激烈,新建产能陆续释放,区域内海螺、西南、红狮、华新、华润等多个品牌聚集。不仅在同区域内竞争比较激烈,同时受贵州、四川等多区域低价水泥影响,价格战一触即发。相关行业人士表示,云南区域熟料产能聚集,多数是各自为战。
贵州市场自“160元/吨”报价后,各企业停产扛价
贵州市场自前期台泥水泥直降150元/吨,创造市场最低价纪录以来。区域内价格战稍稍缓和。绝大部分全能工厂处理停窑限产中,库位较前期降低。各企业报价基本保持在210-260元/吨之间。
海螺“打”海螺
湖南市场随着两家低成本龙头企业的掰腕子之战愈演愈烈,永州,怀化等区域水泥价格已接近历史较低点,同期有贵州、广西区域的低价水泥进入。一位常年经营海螺水泥的经销商对水泥人网表示,在湖南区域多见贵州海螺水泥,经销商安排的拉货车都要求安装GPS,严控流向,而贵州来的低价海螺水泥没有阻挡直接进入湖南市场。湖南区域企业也有向总部反映,得到回复是“扶持贵州”。
福建市场怪象,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尽管福建山多路险,偏偏东南是大海,而且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海路交通非常发达。海运费相对公路、铁路要便宜得多。而且海运运量相对公路、铁路更大,动不动就是万吨轮靠岸。
可是福建省多数水泥熟料生产线均建设在靠近矿山的龙岩、三明等中西部地区,离福建经济核心区太远了。眼看着外地水泥一船一船地通过海运进入福建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本土企业却无能为力。近两年沿海区域的中转库和粉磨站企业多借助省外低价水泥“发家致富”,而本土水泥企业也因外来低价水泥冲击而薄利运营。
广东市场“海螺成就海螺”
广东市多受广西、贵州区域冲击。同时邻近城市的同品牌企业也会存在价格竞争。此前水泥人网曾报道阳春海螺常年供应茂名海螺附近一家较大的商混站,其报价要低出10元/吨。同一品牌,同一标号,10元/吨的差价,销量差出很多。
区域经销商表示,这茂名海螺大有成就阳春海螺的意思,扛着价格不降,任凭阳春海螺抢占市场份额,同时也殃及池鱼,令区域内其他企业很受伤。
15日湖北武汉、襄阳、黄冈、黄石地区水泥价格下跌10-20元/吨,外来水泥冲击持续,本地水泥企业压力增加,水泥价格整体下跌。
15日云南临沧、保山地区主流品牌水泥价格下跌20-30元/吨。由于雨季影响库位较高,加之近期疫情严重,全员核酸检测,陆续封城。企业出货情况大幅下滑,水泥价格回落。
15日四川、成都、乐山、眉山、雅安地区水泥价格下跌30-50元/吨,市场需求疲软,受环保整治加雨水高温天气影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厂家库存高位,水泥价格难以支撑。
15日江西吉安地区水泥行情走弱,水泥价格下跌30元/吨,现阶段42.5散装主流报价在460-480元/吨。
15日福建泉州地区水泥市场报价下跌15-20元/吨,市场需求疲软,价格无力支撑。
15日山东莱芜地区水泥价格下跌10元/吨,现主流品牌P.O42.5散装水泥价格在400-420元/吨。
同期,山东、河北、京津、山西、陕西多地出现自内蒙区域专列运来的低价水泥,出厂价在180-200元/吨左右。其品质较本土二线品牌水泥品质更好,可谓价廉物美,对当地市场的冲击相对较大。
相关分析人士表示,若价格战演变为“恶性竞争”,一场全行业的“大战”就在所难免了。如海螺水泥要求用户签署平台协议,注册海中宝物流系统,物流运输车必须加装GPS,自己却跨省交易。
又如华北龙头企业执行停限产,库位较低,没有熟料没有水泥,只待旺季开盘。亦有称其“捂盘惜售”只供应大项目、大订单、大利润客户。
还有个体企业“大票”承诺客户锁价之约,新建生产线产能释放......低价水泥全年跨区域释放,水泥市场的竞争将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