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在当日举行的中欧合作伙伴对话首场活动中说,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当前工作重点,严控增量项目,加快存量项目改造升级,扎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严防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泥行业一直被认为“两高”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是不容质疑。虽然根据工信部以及相关部门的要求,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内水泥行业产能并没有减少,而是在缓慢的增长,去产能成为一句“空话”。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
据了解,此前生态环境部和工信部相继发布《关于加强“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印发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地环境部门严格限制“两高”项目准入,并再次明确,连续停产两年及以上的水泥熟料不能用于产能置换。
但是,尽管多部门对严控“两高”项目和去产能问题三令五申,水泥行业“僵尸”产能“死灰复燃”的问题却迟迟没有解决。
许可证过期3年,江苏两条熟料生产线仍在置换搬迁
7月29日,江苏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溧阳市前峰水泥有限公司搬迁建设水泥熟料生产线方案的公示》称,溧阳市计划搬迁5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在溧阳市绿色建材产业园建设2条水泥熟料生产线,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计划关停江苏金峰水泥、江苏溧阳南方水泥、江苏溧阳东方水泥合计585万吨产能用于建设溧阳市前锋水泥有限公司54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


公示显示,江苏溧阳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2019年2月9日到期,江苏溧阳东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2018年5月28日到期。
据水泥人网了解,7月20日工信部印发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方法》中第七条明确提出:已超过国家明令淘汰期限的落后产能,已享受产能退出补贴的生产线,无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或许可证过期,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许可证过期的水泥熟料产能不能用于产能置换。
法院查封,吉林这一产能指标“死灰复燃”
7月23日,吉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对吉林省华达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167t/d水泥熟料生产线产能指标出让的公示》称,将吉林省华达水泥1167t/d水泥熟料生产线产能指标出让至尤溪海螺水泥。


但是,根据吉林省工信厅发布的吉林省水泥熟料生产线清单显示,吉林省华达水泥早在2020年前就被法院查封,一直没生产的生产线出让了1167t/d产能,典型的僵尸“复活”。
吉林省水泥熟料生产线清单

(点开图片放大浏览)
注销6年,内蒙古这一“僵尸产能”离奇复活
2020年1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发布公示将内蒙古百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2300t/d熟料生产线产能出让至广西桂民投珍珠水泥有限公司。


但是据2019年10月中旬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19第42号公告显示,内蒙古百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许可证编号XK08-001-01574)因生产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被注销,注销6年之久的水泥企业,竟“离奇复活”。
……
类似的“僵尸”产能“死灰复燃”的案例不胜枚举,近年来,针对僵尸产能的置换问题,很多水泥行业的大佬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南方水泥总裁肖家祥曾建议,水泥行业需完善产能置换政策,明确置换的产能为合规的在产产能,已停产一年以上且没有生产许可证的产能不能用作置换产能,坚决制止跨省异地置换和僵尸产能的不合规产能置换。
中联水泥董事长崔星太:对于无效产能(僵尸生产线)应严禁置换激活,必须彻底淘汰。
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对于僵尸企业(已停产或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应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作为产能置换的指标,借水泥产能置换将无效产能转化为有效产能。
峨胜水泥董事长熊建华:坚决不允许无效产能(僵尸生产线)置换激活。
此外,工信部原部长苗圩也在2019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要继续巩固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和煤炭去产能的成果,有序地推动“僵尸企业”的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