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的“拉闸限电”事件后,距离新一轮电价市场化改革启动已过满月,各地密集出台政策跟进。据贝壳财经记者粗略统计,已有20余省份根据《通知》要求调整了当地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机制。
新电价改革满月:各地政策密集出台,高耗能企业精细目录公布
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并将燃煤发电交易价格上下浮动范围扩大到均不超过基准电价的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截至目前,已有20余省份根据《通知》要求调整了当地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机制,部分地区已组织开展此轮电价改革后的电力交易。 改革启动仅3天后,山东省就在10月15日完成了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的首次交易,成交电量达110.7亿千瓦时,成交均价较基准电价上浮19.8%。 同期,贵州、湖北、安徽、广西、辽宁、云南20多个省份煤电成交价格上浮近20%。 而对于高耗能企业的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这一政策,各地同样有政策出台落实。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发文提出取消省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代理购电的拥有燃煤发电自备电厂用户、高耗能用户,代理购电价格按普通代理用户的1.5倍执行。
截至目前,已有江苏省、北京市、山东省、浙江省、黑龙江省、山西省、江西省、湖北省、辽宁省、甘肃省、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等12省市的国网电力公司下发了类似辽宁省的代理购电的文件,对于高耗能用户的代理购电价格均按照代理用户的1.5倍执行。
浙江省12月后将开启浮动电价销售,专家:国内用电短缺现象已发生了实质缓解
国家电网客服人员表示,按照国家发改委相关要求,改革后将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将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但各地的工商业终端电价要由各自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情况也不尽相同。
部分省份还设置了过渡期。浙江省电力系统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今年12月1日前,省内用户还按照原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水平执行。“浙江暂定12月先有一个月过渡期,取消(工商业用户)目录电价后,以后的电价不固定,根据实际情况会有上下浮动。”
该工作人员称,过渡期内工商业用户由国网浙江电力代理购电,过渡期后,暂无法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可由国网浙江电力代理购电。
何谓“直接参与市场交易”?该工作人员解释称,就是工商业用户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不一定通过国家电网。“之前315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用电大工业企业就是这么操作的,现在是推进工商业用户也进入。”
其实在本次电价改革前,电价分化就已存在。例如9月中旬,浙江省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调整范围为大工业电价用户(不包括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等);一般工商业、居民、农业生产等电价用户的分时电价政策该次未调整;一般工商业电价用户自2024年起全部执行分时电价,具体价格和峰谷时段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