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信部发布的《绿色工厂公示名单》当中,就包括海螺水泥、天山水泥、中联水泥、西南水泥、祁连山水泥、赛马水泥、华润水泥、金隅冀东、华新水泥、红狮水泥、山水水泥、天瑞水泥、台泥水泥、万年青水泥、尧柏水泥等水泥集团企业旗下工厂在内的62家水泥工厂。很多水泥企业不仅实现了绿色发展,而且还实现了低碳发展,为我国早日实现“3060”目标贡献一己之力。
中联水泥“零购电”,为行业树立了模范带头作用
据水泥人网了解,中国建材集团下属中联水泥继“无人化”智能水泥厂后,又率先投资光伏、风能等多种发电技术,打造“零购电”水泥厂,再一次为行业树立的模范带头作用。
临沂中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伸绿色产业链,建成全国第一家拥有余热发电、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新能源水泥厂,实现零网上购电、不用煤化石电能源,利用余热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年发电量1.4亿度,节约标准煤33600吨、减排二氧化碳138400吨,还可节约电费3493万元,节约用水10万方,节省150亩地的绿化维护费用。
滕州中联实施了总装机容量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项目由中建材浚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248万元,占地面积150亩,安装单机容量1M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子方阵5套,配套建设10KV输送线路。这一项目是利用企业自身及周边闲置荒山实施的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这一项目成功破解了地面光伏发电项目申请发电指标的难题。预计销售收入可达315.8万元,利税171.3万元,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102吨、氮氧化物53吨、二氧化碳2566万吨。
据水泥人网了解,安徽蚌埠中联拟建2.03兆瓦光伏项目,计划于2022年6月投产,二期项目矿山将建设5兆瓦光伏项目。
……
海螺发力光伏发电工厂全覆盖 ,预计明年可达700MW
此前海螺水泥表示,公司三季报利润下降主要是“双控”和限电政策对销量影响所致。目前公司光伏发电180MW,力争尽快实现光伏发电工厂全覆盖,预计明年可达到700MW,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新能源产业投资,提升新能源占比,同时在峰谷电差价大的地方建设储能项目,在资源和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建设风力发电项目,推动减碳降耗快速前行。
海螺水泥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有部分耗电是外购。若通过投资光伏发电和风电,把外购电逐步替换为自主发电,将大大减少用电成本和“双碳”、“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
据水泥人网了解,截止2021年11月,海螺水泥已建成近20个光伏发电站项目、3个储能电站、1个风力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超1.1亿度。盘点海螺近期建成、在建、签约的光伏发电项目,可见海螺水泥在此领域的一斑。
12月4日兴安海螺18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 。兴安海螺18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海螺水泥在广西区域建设的第一个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6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6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28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00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2月3日海螺水泥与凤阳县人民政府在滁州市签订凤阳光伏产业园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凤阳光伏产业园项目,规划投资项目包括石英岩矿山和深加工、光伏玻璃生产、光伏组件、太阳能发电、淮河码头等。
凤阳光伏产业园项目合作框架签约
分宜海螺8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电站,是利用海螺公司二线石灰石堆场和湖泽镇水川村的毛江布水库区域作为场地进行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多万元,总利用面积约130多亩,发电方式为全部“自发自用”。项目年生产清洁电力700万kwh实现产值400多万元,按照火电煤耗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000多吨。
分宜海螺8MW分布式光伏电站
湖南双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计划增加投入2亿元技改资金,实施一线窑综合节能改造,建设光伏发电清洁能源项目。
千阳县海螺计划总投资16亿元,建设绿色建材循环利用产业园,占地约55公顷,规划建设建筑骨料机制砂、干粉砂浆、光伏发电、装配式构建、混凝土项目、生物质燃料替代等综合开发项目。
2021年10月29日,柬埔寨马德望海螺18MWp+4MW/10MWh光伏储能电站正式并网试运行。
马德望海螺光伏储能电站于2021年4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582万度,每年可节约标煤约85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2000吨。
海螺(尤溪)绿色建材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约650亩,包括投资35亿元,规划建设2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投资约5亿元,规划建设年产500万吨绿色建筑骨料项目;投资约1亿元,规划建设年产40万立方米高端商品混凝土项目;投资11亿元,规划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4亿元,建设配套水泥窑协同处理项目等。
宿州海螺拥有两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配套18MW纯低温余热发电,每年发电约14000万度,大大降低了水泥生产综合电耗,并且避免了水泥窑废气余热直接排入大气造成的热岛现象,减少二氧化碳等燃烧废物的排放。
建德海螺利用厂区内循环水池水面、矿山区部分空地建设光伏储能一体化电站,总投资1亿元,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完成,装机容量11.9兆瓦,共设2个并网点,接入电压等级6千伏。同时上了余热发电配套储能,根据生产节奏,白天发的电用不完白天储存起来,使用的时候把它放出来减轻网购(电)的压力。
建德海螺水泥新能源光储一体化项目光伏终期装机容量14.7兆瓦,目前已并网约1.3兆瓦。这一项目建成,平均年上网电量约1134.66万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标准煤31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312.6吨。
济宁海螺水泥打造“零外购电”的水泥工厂。目前,已形成了集余热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垃圾发电等多种绿色经营方式于一体的能源体系:
光伏发电
水泥窑同步配套建设一套9MW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年发电量约5500余万度电;
2011年建成1.5MW风力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20万度电。2018年-2021年先后建成了5.58MW一期光伏发电项目和5.9MW二期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000万度电;2019年公司又引进了海螺创业的9MW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6000万度电。
整体来看,公司每年可完成自发电约1.3亿度,节约标煤约4万吨,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其中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
图:济宁海螺
塔牌水泥首次进军光伏领域,投资约13.39亿元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
塔牌集团发布了关于对外投资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的公告称,公司拟在公司及公司下属子(分)公司和孙公司厂区及矿区等符合建设条件的场地,投资约13.39亿元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共包括蕉岭区域分布式项目、惠州塔牌水泥有限公司分布式项目、福建塔牌水泥有限公司分布式项目3个投资标的。
蕉岭区域220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初步规划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装机总规模为220MWp、储能项目规模为45MW/151MWh,根据用地审批情况等分期建设,项目投资概算为12.8亿元,预计建设周期为1-2年。该项目规定要就近接入、满足公司蕉岭区域内企业内部自用,余电上网,并根据建设地与输电线路的距离情况经济接入。项目投入运行后,按年满发小时数1300小时计,平均每年发电量约25803万kWh,则每年约可减少约135982吨CO?排放量。
惠州塔牌水泥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建设规划总容量为5MWp的并网型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及相应的配套并网设施;并规划总容量3MW/10MWh的并网型储能系统,“逆”“变”一体(或与光伏发电共用)储能变流器集装箱及磷酸铁锂电池集装箱组成。项目投资总额3702.2万元,使用就近接入、自投自用;余电上网;削峰填谷、多能互补的形式。
福建塔牌水泥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初步建设规划总容量为5MWp的并网型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及相应的配套并网设施。投资总额约2150.2万元,同样采用就近接入、自投自用,余电上网形式。
上述项目是塔牌集团首次进军光伏领域。塔牌集团表示,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意识的加强,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已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领域。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大幅减少公司外购用电成本,促进清洁生产,低碳生产,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能够进一步增强公司水泥主业核心竞争力。
万年青水泥自2020年开始已经在部分生产基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日前,万年青表示公司回复投资者称,企业自2020年开始已经在部分生产基地建设光伏发电。随着能耗“双控”政策的实施,公司将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
据了解,上犹万年青新型材料有限公司2021年1月份完成500KW光伏发电站项目,年发电量可达60万/kW·h,全年减少碳排放约200.46吨,节约标煤约73.7吨,对进一步优化厂区电源结构,助力产业布局,提升公司效益有积极影响。据了解,目前光伏发电已替代企业一半生产用电。

上犹万年青光伏发电站项目
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计划采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利用厂区屋顶、矿山等可利用区域,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
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通过减量置换新建一条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该项目配套建设6MW余热发电项目,实现低温余热回收利用,可替代生产线所需电量的20%。近期计划采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利用厂区屋顶、矿山等可利用区域,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1326万千瓦时,可替代生产线所需电量的15%,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916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3392吨、氮氧化物约184吨、二氧化碳约12255吨、二氧化硫约369吨,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低碳工厂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水泥人网特发起关于低碳工厂征集活动,欢迎大家推荐优秀企业。